close

上圖是林道行進路線,稜線~阿玉山的原始山徑請參考徒步馬克GPS記錄的行走軌跡

林道平緩寬敞乾淨,清幽美麗,從柵門入口沿溪行即開始緩上,之後隨著高度爬升,溪床也漸遠離為深谷,逐漸聽不到溪水淙淙之聲,偶有獼猴吼叫聲,此地原始自然,少有人跡,雖然是林道,但也不可忽視自身安全。 林道長度單趟約5公里,來回10公里,去程雖緩上但快步行走仍很吃力,雖已緩步慢行約需一個小時以上,但回程若快步行走可縮短一半時間,所以估計二小時林道來回應該是正常的行走時間。

 



旅行原因:

 

這陣子在宜蘭工作,沒時間爬山,休假日總是先和農舍的蝸牛、蟲蟲、雜草奮戰一番後已是午後才出門,所以都只是隨意走走看看,不喜歡到觀光地區花錢找罪受(沒有林蔭地是很熱的),便只想到不需要門票的森林遊樂區找清涼,便選了從來沒去過的阿玉林道,新鮮的地方才讓我有動機可以出門。

當然,主要也是為了蘭陽五大名山先探路暖身。

交通資訊:

沒去過的地方當然要事先做功課,我參考了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977) [宜蘭員山].阿玉林道 ,裡面有詳細交通資訊及圖文介紹。

而登阿玉山則參考http://www.wayfarer.idv.tw/Taiwan/2011/0101/0101.htm

 


 

 

 

 

 

 


 

 野夫炊煙是無菜單料理餐廳,就在往福山植物園的半路,雙連埤前方省道台9甲51.5K處。

野夫炊煙是一家無菜單料理餐廳(見上圖),餐廳外觀以粗況原始結合當地環境,早期菜色內容令人驚艷,現在如何就不得知了。

有興趣的可看這一篇105年的野夫炊煙無菜單料理

或是106年春節期間的這一篇

 




兩位守門狗將軍狂吠警告我不得再前進

上車繼續前行,隨即經過荒野保護協會宜蘭分會設立的雙連埤生態教室

 上圖近照,後方便是雙連埤。

 


 續沿省道





 










 



不知道是不是腎蕨?














路上不時看到這種排遺,看來才剛拉不久~本以為是獼猴,但又擔心會不會是野豬或是台灣黑熊?這時心情開始警戒起來。讀者看到這照片不要覺得噁心,研究動物排遺是喜歡獨行登冷門山者的必學功課,當你發現熱騰騰剛出爐的黃金給妳擺在路中間,這時就得小心了,這是野生動物早就聞到妳的氣息或是聽到妳的聲響~腳步聲、杖生或是你的呼吸氣喘聲~野生動物的聽、嗅覺都比人類靈敏很多很多~~拉出排遺是野生動物宣示主權的方式,警告你別再靠近啦!於是我立刻拿掉耳機,注意傾聽森林動物的警告,果然聽到獼猴吼叫聲,猴子不可怕?非也,單打獨鬥人類穩勝,但是猴子是有組織的幫派,非常有智慧,採取攻擊時不會是只有一隻,於是我也開始警戒起來,撐起大傘,讓自己的體形看起來非常龐大,而且也可當盾牌防護照, 防止猴子從樹梢一躍而下拉扯你的頭髮~雖然有戴帽子,被攻擊總是會受到驚嚇,然後走在路中間,避免野獸從邊坡竄出攻擊受到驚下滾下右側山崖,有些路段因為叢草雜林蓊鬱而讓妳無法看清山崖陡峭而掉以輕心,當不慎摔下時重力加速度那些雜林樹枝根本擋不住你的翻滾,只會段折~~或者~~戳進你的身體,有過跌落山谷的慘痛經驗,讓我得了[懼高]症,也變得異常小心謹慎的行走山林,實踐那句非常有智慧的前輩經驗:【最厲害的登山者不是征服哪座最驚險的山,而是把自己或同行者平安的帶下山】

可能是[黃鼠狼]的排遺

這是排遺近照,會覺得噁心的請勿點開看:http://photo.xuite.net/go7838/19820115/61.jpg

據說黃鼠狼便便特徵是夾雜動物毛髮,色黑捲曲呈S之狀。

經過一處大崩塌

乍見這藍色牌子,以為到登山口了呢


藍牌後方有美麗挺拔的楓樹

之後進入整齊的人造林,空氣變得清新了。





路面平整緩緩而上,走來非常輕鬆。


漸行漸高,進入高海拔典型的午後雲霧帶了。

再經過一處更大的崩塌~~前方就是登山口了,只是當時並不知道,有一點想要回頭了呢。


似無止盡的林道,赫然出現登山口指標令人大喜。

上圖近照






走上稜線探一下路況,可就這麼一~二分鐘而已,就被一條細如針的小小螞蝗爬上鞋頭,今日沒穿雨鞋,透氣的布面短靴或許散發了[血味]讓匍匐在腐葉底下的[吸血鬼][螞蝗]為之瘋狂。

 稜線路看來路況不錯,但滿地的腐葉,潮濕悶熱的氣候正是螞蝗的溫床。

趕緊回頭



回程省道台7丁快到52K處(地名掉堡坑)見到神似豎起大拇指在按[讚]的拳頭姆山頭,山勢很是孤傲嶙峋奇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山客 的頭像
    山客

    山客的部落格

    山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