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日期:103年8月
看圖說話:
1.[黃裳吉祥],穿黃衣者快步上前:[愛卿免禮,快快請起]。
2.[黃裳吉祥],您要的蘋果iPhone6,我已經派人快馬加鞭日以繼夜跑死三百萬人馬替您送到,但....(轉身面向觀眾做出一臉哀悽惶恐又要強顏歡笑的表情,此時臺下哄然大笑),蘋果已被您的愛妃半路攔截吃掉,所以只剩下韓國高麗的SAMSUNG.....黃裳面露高深莫測慈愛笑容說:[愛卿免驚,待我觀來...]接過手機一看,隨即下令:[推出去斬啦!]血腥畫面,兒童不宜,省略....
3.皇裳接過手機一看,瞬間似被雷殛倒地,四腳朝天左右上下扭動:[這不是"啃的雞",這不是可以"啃的雞",我要"啃的雞"呀,全國(電子)鬧機(雞/飢)荒,我們逃難到此荒郊野外,迷途茫茫草海無機導航,我已瘦的媲美清秀佳人,卿心何忍呀,竟給我一隻不能啃的雞!!!]
那位大臣轉頭竊笑:[嘿嘿嘿!真雞早被我先吃了,哪還輪的到皇裳],然後再轉頭面像皇裳:[君不知,望雞解飢呀!那隻竹雞就在手機裡,我已LINE給皇上了。]
~以上純屬虛構~
↑我們上圖路線走法是由西向東,由左至右繞一個大圈
↓ 上來的山路在我右後方那位大帥哥站的地方
大尖後山~翠翠谷這一段路最易迷路,從未走過附近山系的登山客千萬別太自信,第一次就來個O形或是縱走什麼的~~建議先單攻一座原路來回之後,再依序攻其他山頭把地形摸熟後再串連走較安全~~當然啦!最安全的方式還是跟著有經驗的登山隊走~~請看下面這個山難事故,可以給山友們大大的警惕,但也深深惋惜這四位菁英就這麼白白犧牲自己的燦爛的生命啊!
【民國64年的元旦假期,發生了一次山難。有四名台大學生,利用假期,結伴預定自內湖五指山進山,經頂山、大尖山、磺嘴尖、大尖後山,再折回磺嘴尖,最後下磺山從金山回來,全程超過三十公里。進山以後,他們由頂山到大尖後山的一大半路頗為順利,可是由大尖後山折返磺嘴尖時,因大霧,在稜線上迷了路,心急之下,錯抄近路下了翠翠谷以後,連續兜了兩天的圈子,又因為寒流來襲,入夜後氣溫陡降,使他們飢寒交迫,終於導致三人因淋雨失溫而殉山。】
AM7:30 在上磺溪停車場往魚路古道的停車場,先到者先行整裝吃早餐。
不久,joey(我的山林印象)也呼朋引伴到達,通常要集結各路人馬去接駁,時間本來就很難掌控,所以可以理解的我把時間訂為彈性的7:30~8:00之間。
豆豆也來了(joey家可愛的小狗,體型小年紀已七歲了,可還是蹦蹦跳跳精力充沛呢),可惜牠後來保護女主人先行離去。
AM7:51 出發,先走約5分鐘的類似戰備道水泥路至魚路古道登山口。
天空好藍,一大清早陽光耀眼,氣象報告說下午會有雷陣雨,所以我們把登山時間訂早一些,本以為可以在下午2點以前下山。
AM7:52 往登山口出發,豆豆跟著山友Zhiming(我戲稱他是春嬌的老公,取其名字諧音)一馬當先。
下圖是產業道路旁的磺溪景觀,這溪的上游就是大油坑,終年冒煙從擎天崗日人路往下看便能看見裊(ㄋㄧㄠˇ)裊炊煙。
AM8:09 脫離主步道幾步路抵達水圳路,其實也可不經這裡,就沿著石階走主步道就好,以前未曾走過魚路古道,每每拜讀別人旅記,都有PO這張照片,我都誤以為山路是要從這裡鑽過去。
AM8:09 既然來到水圳就從左側泥路再下去銜接主步道囉!注意上方那個彎路有截彎取直的原始樹根泥路。
AM8:10 所以要著跟領隊走,不然一轉身~咦?人怎麼都不見了?農曆7月喔?走在前面的Zhiming 一回身,發現大家都走捷徑,及時回頭。
上圖正面照,此後都有類似的路可以操近路,熟門熟路的joey等候最後一隻迷途的羔羊歸隊後開始走在最後面押隊。
AM8:12 二分鐘後,接上之字形迂迴曲折的石階主步道,我們繼續走截彎取直的上山路。
8:14 這個地方要注意了,依今日行走方向是向左轉,右轉是通往魚路古道的鐵門禁止通行那兒,因為左路是通往八煙方向的。
從地圖上看是剛好在這裡兩路偏東的南轅北轍,我們左轉先往西北方一小段後接往東北方向走。
AM8:18 上圖走約二分鐘即看到這木橋,因看過 "Mark's旅記" 有特地介紹這橋,所以覺得熟悉,因為拍照,停了一下就沒跟上隊伍。
粉搞笑的,過了橋後竟然沒看到右邊有叉路,因為之前有特別叮嚀走在最前面的吉祥要在叉路口停下等大家,所以沒看到人龍就自然而然的往前走, 因為過橋後根本沒看到什麼叉路啊?之後是[站在高崗上]的山友出聲呼喚我們走錯了。
我們又往回走,下圖是回拍的,如果這樹短期內沒被移走的話,那麼過橋後看到倒樹就要立刻回頭,叉路就在橋旁右側,不必跨越倒樹。
回到橋旁叉路口,恍然大悟為什麼沒看見叉路?原來被雜亂的樹枝樹藤給遮蔽了,而布條是在雜藤的後方。
多拍幾張路口照片加深大家的印象。有看到右下角的木橋齁?山路就在橋邊,我們走錯的平路是繞到頂中股山之路。
AM8:21 路況還好,稍為荒涼而已。
AM8:21一分鐘後接上很清幽寬敞、平整很像古道的步道
AM8:22 抵達眾人[站在高崗上]呼喚的山腰路叉路口,那兒還有叉路。
AM8:22 同上圖地點,往上看有布條,從這裡往上走可到冷水大山,前方的路引述徒步的話[前方的路較好走也可互通]。但為什麼大家都走陡上路?可能是較快速到達吧?
AM8:31 已走了近10分鐘還在陡上,果然硬陡,連徒步那條硬漢都直說吃不消,我就對於自己的氣喘如牛感到些許安慰,畢竟年紀都比他們大的我也可以爬上來,雖然窘態百出,但重要的是結果而不是過程,joey老婆和豆豆在此回頭,我們依依不捨目送他們返回。
AM8:41 經過20分鐘陡上終於可以有個平緩地可以稍稍喘息一下,但隨即又陡上了。
AM8:52 注意這個叉路喔,山友幫我指出叉路,這是個陡上稜線路,看來涼風習習,但大家看到陡上都很害怕,於是吉祥和joey二大隊長討論的結果,決定帶著老兵轉攻迂迴的山腰接山谷山徑。
AM8:52 好景不常,山腰路二分鐘後.......哇哩咧,又陡上啦!
AM8:56 沒幾分鐘轉為往上走的乾溪溝,滿是青苔的溪石不太好走,得小心翼翼下腳處,走不快,好處是沒有稜線路那麼陡,但沉悶無風,看官們日後參考自己做取捨吧。兩路相通,但也都不直接經頂中股山,要到登頂冷水大山之後才有稜線相通。
AM8:57 溪溝路況,這段路大家開始哀哀求饒,很滑。
AM9:06 終於來到平緩的山坡,先別急著休息,一分鐘後有個涼快寬敞的鞍部可以納涼喘息一下。
AM9:18 續行陡上溪溝路,過最後溪溝前方就又有空地平台。
AM9:37 耶!第一座山頭到了~~抵達冷水大山,雖然此地無基石無展望,但也是很高興已經完成一座山。冷水大山標高在正前方那棵樹,被藍衣服大帥的身影擋住,等一下要往右走往大尖後山,右轉的山路在吉祥(穿黃衣者)後方和穿白衣的山友前方。
冷水大山全景影音
AM: 看刀,神奇的joey不知何時竟然在地上變出一顆紅豔豔的西瓜,原來他還背了這樣充滿水分香甜的重量級西瓜,難怪會腳痛,感動之餘,當然要把這辛苦背上來的西瓜吃個精光以示敬意呀!
[多美麗的大西瓜,多可愛的紅西瓜, 我就這樣深深的愛上它~~喔~~]~忍不住竄改崔苔菁的歌,~~別唱出來,會唱的就跟我一樣老。
大家讚嘆著:[好好吃喔!],尤其是在大量出汗之後還能吃到微冰的香甜西瓜,真是透心涼啊!
正準備要上前殺向西瓜時,赫然~~我的帽沿殺出一隻~~竹節蟲
千載難逢的機會,我立馬喜新厭舊,忘記西瓜,呆若木雞,身體靜止假裝我是竹子,然後只動兩手將相機調成微距,對著帽沿展開超近拍模式。
回家後仔細瀏覽照片~~我左看右看~~這分明就是細竹枝嘛,真是擬態高手呀!令人讚嘆造物者的神奇!
AM10:00 就在我們拍合照準備再出發時,突然發現往頂中股山的方向出現一條人影~~竟然是小吉!!!小鈐呢?
在山頂遇故知,大家都非常欣喜,joey還一直婉惜小吉腿不夠長,腳程再快一點就可以一起分享香甜的西瓜了呢。
我們今日這路線因為小吉已走過,而且他的工作休假不易,所以就不和我們一起走,改攻其他山頭去了。
我們邀他合照也是要幫他向小鈐證明這傢伙確實是獨行啦!
AM10:18 之後的山路布條漸少,落葉鋪地,要仔細辨認路跡。
AM10:44 伍姊加油,再過10分鐘前面就有平地可以吃好料了(不過當時還不知道有這好康),續行又是和之前雷同的乾溪溝陡上路,可是這段更陡更長。
AM10:54 終於...抵達一處空地休息,這時大家眼睛一亮~~~~
一盒又大又圓滴著冰晶水珠的紫紅珍珠出現眼前~~~~
芋頭紅豆燕麥薏仁湯,很快就見底了,比筆架/二格山叉路鞍部那個綠豆棚的還好吃,又Q又熟爛得恰到好處。有這麼賢慧的老婆,難怪一桶(綽號)大哥口口聲聲最愛他的老婆,果然是要抓住男人的心,得先抓住他的胃。
AM11:26 吃完點心,把果皮垃圾殘渣收拾乾淨後,大家帶著滿滿的幸福和飽足,精氣神十足的再度出發往大尖後山進攻(在這裡休息了約半小時)。
AM11:31 沒幾分鐘就要進入傳說中非常難搞的芒草叢了,這也表示大尖後山就快要到了。
AM11:33 感謝藍天隊的開墾,加上大隊人馬的撻伐,我們今天才有這樣的清楚的山路好行。
AM11:35,有看到芒草叢中的一隻手嗎?山友身高至少有170以上,而這芒海比人高,沒入其中不滅頂才怪。
AM:11:38 耶!今天的第二座山頭[大尖後山]我們來了!不過~~才只鑽了7分鐘的芒草耶!
joey面隊的方向是磺嘴山,注意看芒堆裡有褐色的芒草結,這是前輩山友做的記號,下去翠翠谷要走這路,記住這些特徵喔,因為[大尖後山]基石周圍很多芒草洞大概就是以前讓人迷失之路。
同上圖位置遠拍,就是當你看到大尖後山基石,下去翠翠谷的山路就是在基石左後方約11點鐘方向的位置,編號15是背對著來路。
看到15的編號了嗎?當你面對15,就是面對著來路,因為拍照所以我們把高度表移來移去,所以別混淆了,記住磺嘴山的方向,和15是朝著磺嘴山背對著上來的山路就不會迷惑了。
AM11:52 下山囉,往磺嘴山方向前進,此後芒草路很多路跡相同叉路,可能山友就是在這一帶下山路鬼打牆,要注意布條、修剪過的痕跡,建議高手不趕時間者多帶一些布條,或是任何可做記號的工具,大家經常呼朋引伴來走,路!就這樣讓我們給走出來[砍出來]傳承給我們的下一代同好後進。
AM12:00 還沒哩,看右前方那片低矮草叢,等一下又要開始鑽啦!
PM12:07 又有芒草結記號,再前面一點有布條,循記號前進。
PM12:18 順利殺出芒草重圍,轉戰雜林,來到一片空地續行不久到達下圖PM12:22 叉路口。
PM12:22 [榮潤古道]叉路取右上,直行冷水大尖/大尖後山(又繞回去?)沒錯,只是前方山路往北繞,我們是大尖山南端下來,現在要往位於東南方向的翠翠谷,所以從這裡上去是對的。
上圖近照
PM12:22 但是,困擾的是,找不到地圖中大尖後山後方的新舊路,只有看到這條叉路!右路指標上面只寫著榮潤古道,但沒寫往翠翠谷。
吉祥上去探了一下,說,都是芒草荊棘不好走,可能是地圖上說的那個[舊路(草長少有人走)]那條吧?大夥兒商討結果,決定留下婦孺,派幾個精銳組隊往前探是否還有地圖上畫的新路,再看一下手機,有訊號,如果找到正確路,手機通知他們往前會合,10分鐘後找不到路會退回原地和他們會合,這隻精銳,有組織有計畫不畏險阻不怕困難,果然是國家菁英,退休了真是國家的損失。
看到嗎?有雙叉路,左直行標牌上寫著往冷水大山(這不就又繞回去了嗎?),右上之路卻又寫著榮潤古道,就是沒有翠翠谷,而我們的目標是翠翠谷,因為溯溪之路一定會經過翠翠谷,有山友說會不會是因為保護區所以不能寫出來?
所以有哪位好心的山友,看到我這篇旅記,若也想前往,有經過這叉路,煩請行行好,帶一枝奇異筆,在這下面寫上[也通翠翠谷]~新路;我們是挨著邊過去,感覺上沒有進入保護區嗄?
下圖箭頭所指的就是榮潤古道叉路口的指標,粉紅色線條是我們今日行走路線。
上圖被我畫得太亂,放一張清楚原圖讓大家參考、比對。
PM12:40 我們往冷水大山探路的這一段我沒拍照,因為不確定是不是?後來joey發現山路一直往下,吉祥也說這看來很像是要繞回冷水大山的樣子,對面山頭看來就是冷水大山,joey當機立斷,錯了,回頭!
於是我們快速三步併做兩步爬回陡坡,回到[榮潤古道]叉,當然邊跑邊喊叫:[我們回來了]以免讓原地等的伍姊[望穿秋水]。這下肯定沒別的叉路,才放心的殺入榮潤古道這條荒涼之路~~~~未完待續~~~~
PM12:45 因為我有雨傘可當盾牌,接下來的路誰都沒走過,身懷絕世[武器]的我當然要效法滅絕師太,率先進入芒草叢,[殺]它個片甲不留。
跟在後面的隊伍也是驍勇善戰的好漢,頓時成為草莽英雄撥芒前進。
PM12:48 進入後,山路先是斜向左,之後隨即右轉向右,然後環著山腰前進,感覺向是往右山腰而行。
PM12:54 下到一半,對面是磺嘴山,JOEY秀出他的GPS核對確認我帶的地圖,有沒有一樣?我的地圖是上次溯溪遇到一位山友給的和小鈐遇到的那位山友是同一人,回來核對過馬克的軌跡航圖,和GOOGLE MAP衛星地圖,發現地圖上的線條都和行經路線位置方向都和現場無誤,是很值得參考的好地圖,惟有舊路線 可能以荒廢舊不要標出,還有標出榮潤古道新路再加上註解就非常符合現在的路況了。
PM12:59 進入一片陰暗但林木溪疏的雜林空地,這片山坡蠻寬廣的感覺向是有被墾殖過的痕跡,我看到好走的泥路陡坡忍不住開始小跑下山,因為這樣省力。但也犯了大忌,低頭又帶寬邊帽的我,下衝速度太快,竟然沒注意到叉路,只瞥見樹幹上有大尖後山指標,指的是我們下來的地方,所以更沒注意觀察那樹的右側有不明顯叉路,當然和我遠遠的看見左叉就沒循正路跑而是截彎取直往中間跑有關係,那角度也看不見右側山坡狀況。
PM01:00聽到山友叫說有指標耶,我才又跑回來趨近看,但低垂的帽沿還是遮住左邊視線,我眼睛只看高不看周邊,所以還是沒注意到左側(面對來路)有路。
請山友把小抄拿出來,或是複製列印這一段錦曩秘笈,讓 師太 傳授你們絕世武功可救命,粉重要喔~看到
[榮潤古道]指標叉路取右進入荒涼、荊棘、雜林山腰路之後約10~15分鐘,山路往下進入雜林空地約3~5分鐘看到往[大尖後山]指標後注意看路面,有隱約T形叉路,右路往[翠翠谷],左路往[榮潤古道]。
↓ 這指標下方應該再釘一張橫向叉路指標[(北)往榮潤古道,(南)往翠翠谷],為什麼不寫左右?因為可避免從不同登山口出入的會因方向不同而混淆,或是標牌因為鐵釘鬆脫,或是多年後樹幹扭腰擺臀轉了個方向,那左右可就扭曲了,而地球的南北絕不可能倒錯的,除非太陽系錯亂或是外星撞擊。
PM1:01 由於沒注意到右叉(南往翠翠谷),我在T叉上圖[大尖後山]這裡取左轉北往榮潤古道而去,先是見到右側有隆起的土堤,土堤下方有寬、深約一公尺的水溝,山路平緩微微往下,
AM1:03 走到一片空地,右側還是有水溝,眼看著我就要領著大軍走入錯誤的不歸路時...這時後面傳來呼喊:[錯了錯了]joey急匆匆的從後面跑到前面讓我看他的指北針,我們正往北走,地圖翠翠谷的方向是東南,而[我的足跡]箭頭則是指著東南,由於剛才沒看到叉路,就自以為會不會是山路是迂迴偏北一小段再繞回東南?可是比對有帶指北針的,大家都是指向北沒錯,我再注意訊號,沒有格,此地無訊號,回來後對照地圖位置,才發現訊號停止在大尖後山下山的方向~芒草區那個方向正是指向東南向的翠翠谷。
PM1:03 我們在空地這裡等候,joey前前後後如熱鍋上的馬蟻來來回回找路、比對我的紙地圖(藍天圖集),確定走錯,而找到另一處南向叉路後,換成joey 領隊,迷糊獅太於是被滅絕淘汰。(幸好倫家之前就有聲明此路我沒走過,要大家幫忙看路喔!)
我們在上圖那個空地研究、找路就花了半小時。
PM1:31 下圖,回到大尖後山指標叉路,這個方向清楚看出另一邊的山坡叉路。
PM1:35 在雜林穿梭不到5分鐘,出頭天了,看見前方這個牌子,大喜,很多部落客都有提到這一處,但問題是,因為大家走的方向四面八方,不曾走過且資質駑鈍的我,就不知道我們今日走的路線到底是要參考哪一篇?
別太高興的看到牌子就往前衝,眼前可是密佈了有刺的荊棘,不小心就掛彩!!!
只有小鈐的旅記和我們今天的雷同,但他們是和我們反方向,就算去電請教小鈐,電話裡恐怕也很難講清楚所在位置。
PM1:37 我們分別從牌子的後面和右側的樹洞鑽出來。
PM1:37 鑽出來後,大家先是一陣歡呼,激情過後,大家開始傻眼,沒有布條的小草原,路在哪裡啊!無語問蒼天!
PM1:37 只見兩位好漢不慌不忙,喝水先!衝完電再說,左邊這位大哥聽說我沒水了,很豪爽慷慨的自背包裡取出一大罐1000CC以上分量的水,分給了我一半,真是感恩,沒水我待會兒肯定停電倒地不起~如果迷路找不到水源的話。
PM1:38 嘿嘿嘿,找到了,記住左邊這棵長的很像龍眼樹,右邊也有一棵較小的,山路在中間。
PM1:52 又穿越長滿芒萁絕類的小草原
PM1:53 這步道好像有鋪設石階,感覺像是有人居住過的樣子。
PM1:53 再穿過細細的密林荊棘雜林,前方隱約似乎有草原?
PM1:54 哇!是翠翠池嗎?眾人歡呼起來,終於鑽出雜木林抵達翠翠池。
可是溯溪路在哪裡呢?吉祥先往右邊看來似乎有路跡的山坡邊緣探路,其實溯溪路就在對面,就是木柱標牌指的[磺嘴山登山步道],但我們當時沒有把握,地圖也沒有明確指出,所以我們只好四下探路。
幾位山友往對面[磺嘴山步道]探路,可是走到半路又回來,因為他們都沒穿雨鞋,不小心就會陷入泥淖無法自拔,而且也不確定往溪流的山徑是在對面,因為標牌寫的是往磺嘴山的步道,而磺嘴山就在對面,那就是要直直行囉?
只有穿雨鞋的還留在泥淖裡觀望,穿登山鞋的全部撤退,往吉祥那兒去了,因為吉祥喊著這邊有路,。
拉近照,磺嘴山步道木柱指標,這種舊式的指標比新式的[腳牌]顯眼多了,遠遠就可看見,尤其是在草原裡,由這些小地方就可[看見]執政者對登山客的漠視與不關心。總是要等出事了才來責怪登山客為什麼要亂跑,沒事爬什麼山?
我把上述幾張圖結合起來,家裡電腦掛了,換了新電腦,以前的拼接軟體也跟著魂銷魄散,只好用小畫家摸索拼接,可花了我不少時間喔!但是可以讓以後的山友省去摸索,就很開心啦!
其實往溪谷的方向就在正對面的磺嘴山步道,進入木柱指標往右轉,應該就會看到很多步條,循布條往東南方向翠翠谷的尾端就會自然而然進入溪谷了。
我們因為不確定,而往雜林這一側的東南方向走,幾經轉折探索避開泥淖越溪高繞小山丘,在翠翠谷東南尾端山窮水盡疑無路時,我的老花眼終歸是派上用場,發現對面磺嘴山步道延伸過來的東南山脈有布條,最終還是走到對面才是正道。
PM1:56 吉祥發現一個布條,而且有路跡,便呼喚大家過去,就是上圖吉祥身影那小徑,不必橫跨翠翠池。
PM2:06 挨著山邊的小路不見了,右側出現一條小溪,我們貼著小溪尋找乾硬的踏腳處。
PM2:07 往南的方向,翠翠谷的正中央草原,綠草如茵, JOEY 決定不管三七二十一,賴在草地上不走了,先享受好不容易覓得沒有泥沼的堅硬草皮。
PM2:10 沒躺的人繼續找路中,我往對面去找,直覺告訴我山路可能就在對面,因為這邊實在太荒涼,然而只走到中央,又被吉祥喚回,原來他找到一個布條,但是要越過小溪高遶。
我們當中年紀最小的小朋友,對這個大洞很感興趣,這是吉祥踩過去陷下去的,沒有這個[警惕]真的看不出來這溪邊的土如此軟爛。
小朋友試探硬度,並測量那與斜線進去的深度,告訴我們哪裡可以踩,他爸爸接著示範如何跳到樹根旁抱樹借力使勁衝上山徑。別小看這溪看來不寬,可是要站在堅硬的溪邊再跳到對面,距離可是要三公尺以上才不會踩到爛泥,腿短的我可是要先往後助跑一下才衝的過去啦!
PM2:11 咦?這傢伙準備落跑?你不玩了?其實是他的腿長,從他站的地方回身一跳就可跳到對面小坡,不必從樹根這邊起跳抱樹啦!
PM2:11走在前面的發現那頭也有路可通這座小山丘,便大家各顯神通,各自找理想的地方越過小溪,但是看似好走,其實不然,伍姊陷下去了,發出求救聲。
PM2:12 鏡頭回到我們上來的土坡,發現有人工堆疊的石塊。
PM2:13 呈圓形的駁崁有一點像燒炭遺址,但中間有個大缺口,不知有何作用?感覺像是可以圈養不會跳出去的動物的石牆。
PM2:13 幾步路後沒路了又下來草原,布條都不見了。於是又貼著小溪右側找路
PM2:15 先鋒部隊走入這一處山丘又走出來說前方似無路沒有布條,我也進入協尋找路,一開始有很明顯的山路但越後面就越荒涼,穿過一個低淺水塘(像是牛池),周邊有高大樹林,環境清幽但異常陰暗,有點陰森詭異之感,再往前走有兩路,左路後來荊棘樹藤密佈,顯見無人走,右路則山路明顯但同樣荊棘樹藤糾葛,且越走越陰,彷彿要被吸入時光隧道走入虛無,逐漸淡入似的,便趕緊回頭,此時也聽到眾人趕過來呼喊我的聲音,人多的陽剛之氣頓時掃去林間瀰漫的詭譎氣氛,大家都說沒看到別的路,於是就取我最後發現的直路撥藤斷枝續行。
PM2:25 最後同樣山路又走出小山丘,接上大草原,此地已經是在翠翠谷最南端後段了,我站在出口往對面看,終於老花遠視派上用場,瞧見對面有布條,太過高興竟然忘了拍照,只回身回拍出來的地方。
下圖Zhiming走出來的地方就是我們最後一個山丘,看官不必記這路,太難走,只是走山路不必走這一連串的山頭, 到對面搭磺嘴山步道11路車(步行)就可,直接、單純。但如果對考古、人文有興趣,這一片山丘應該不會無言,會告訴你很多歷史故事的。
PM2:27 進入小溪之前回身拍一下進入的地方,然後再一回身彎腰低頭鑽入芒草,這源頭枝枒衡亙,荊藤交錯,形成天然屏障,天哪!衣服被好幾條荊棘勾住,我左躲右閃,躲了左邊又被右邊的荊棘勾住,無法掙脫,就這樣掛在荊棘洞,動彈不得,此時的我應該活像一隻被蜘蛛網黏住的獵物;正在焦急時,吉祥即時跑過來,手持利剪,喀嚓幾下,刺藤應聲而斷,真感謝吉祥參與登山,讓大家有好路可走。
至於吉祥怎麼會適時出現?他走在最前面啊!是這樣的,沿途我走在最後面,若稍微落後,山友都會關心的呼喊我在哪裡?如果我沒應聲,便會回頭來找,濃濃的人情味較人窩心,跟這群人爬山,真是溫暖又甜蜜啦!
PM2:30 進入源頭之後回望,發現其實左側也有山路可通(進來的方向是右側),不必鑽正前方那個[天然屏障],可布條是從那兒一路延伸的呀!
上圖拉遠照,可見左側清楚山路稍為高繞一下便可出草原,阿我為什麼沒看到這路?吉祥他們都走上面我卻追隨布條走下面(我因為錄影沒看到他們從哪裡進入小溪源頭)。
上圖全景照,這個翠翠谷的起始、終點(不同方向出入)很重要,多PO幾張,加深大家印象。
PM2:34 往下游方向走了,這時大家還不敢鬆懈,因為還無法證實就是正確的溯溪路,萬一是上游支流呢?
PM2:37 經過一棵[猴不爬]九芎樹,因為樹皮滑不溜丟,連猴子都爬不上去,所以俗稱為[猴不爬],真是貼切,我倒是覺得斑駁的樹皮有些像梅花鹿,但也很像大塊的老人斑啦!哈哈哈!重點是光鮮亮麗的樹皮遠遠就看見,是登山的很好地標。
PM2:39 乾涸的溪溝,有山友納悶的問:[沿途都是這樣嗎?]
PM2:53 經過一處很像人工挖掘過的方坑,之後高遶,這是回身照。
PM2:53 JOEY站的地方就是下圖我手執雨傘指的地方,由下往上看比較立體,看得出高遶,這才剛開始而已,之後的高遶真的繞得很高,而且是懸崖略傾斜的山壁,要像山羊一樣行走無路的踏點,很是刺激,但只要小心抓取樹根樹藤或繩索攀爬而下是有驚無險的啦!
同上圖由下往上拍
PM2:56高遶之後隨即往下,下坡地方看到遠方有一小瀑,水潭看來蠻深的。
PM3:01 下到溪谷不確定眼前看的是否就是上圖的瀑布?如果是在這瀑布的上層,那可真不容易爬上去。
PM3:02 右下角那個藍衣服的是我們的小朋友山友,雜草掩住山壁的垂直,看看人與山路的比例就知落差有多大。
PM3:04 你看這位英雄好漢蹲起馬步,正準備飛躍[山崖]!!!
PM3:04 下到山谷往下游方向滿是纍纍巨石,腳踝受傷尚未完全痊癒的JOEY開始叫苦!但是又何奈,走到這裡已無法回頭了,他只好咬緊牙關苦撐下去。
PM3:15 再遠一點看我們下來的地方,這角度已不見瀑布。走到這裡JOEY喊著說[餓了餓了大家在此用午餐吧。]這才驚覺方才翠翠谷急於找路,竟然毫無餓意,忘了吃飯這回事,而JOEY這麼一喊,我的肚子也很配合的開始咕嚕咕嚕起來,大家就在這片不平整的溪床就地用餐,事後回想為什麼不餓?喔~~原來山友沿途提供的水果加上香Q的紅豆湯,難怪肚子飽飽。
手指的地方就是我們高繞後下來之處,現場的氣勢更是磅礡幽深,照片無法表達其險峻。
PM3:28續往下游,溪谷越見寬闊,具顏橫亙,必須左左右右找踏腳處。
PM3:30我們走在溪流左側,這不知是否燒炭遺址?應該是,因為地圖清楚畫出高繞小瀑後隨即經過炭窯遺址,當下雖沒對照地圖,但行前有上網做功課,小鈐有詳細介紹這幾個特殊景點所以開始鬆一口氣,沒走錯了。
PM3:39 不斷的左右穿越溪谷,幸好在落差大的地方會有布條指引好走的溪谷。
PM3:44 來到一處豆腐岬,這一代的岩壁很特別,都是厚厚的一片一片層疊,應該是頁岩吧?前面山友的踏腳處,就像是刀削過的豆腐岩,右側這水潭清澈見底,讓人真想跳下去。
本來大家要繼續前進的,我忍不住賴皮的蹲下來洗臉打水玩,太美的水潭,不下去也要玩一下,大夥兒看我玩得高興也忍不住躍躍欲試,問我有沒有時間可以讓他們下水玩,我估算了一下,小鈐說他們溯溪路邊走邊玩四小時,他們是上溯會慢一點,而我們一開始走得不算太慢,到這裡已過一小時,現在是三點半,我估計再三個小時一定可以走的到,再給它縮短半小時預計6點以前應該可到打石場;便說你們可玩15~30分鐘啦,這時就聽到這些海底蛟龍(JOEY和他的袍澤都是海軍軍官退休)開始討論要不要[全脫],我趕緊走到前面,頭也不回的大聲說:[我到前面探路,放心啦,我不會回頭偷看,你們盡量脫吧!]話才說玩,就聽到後面傳來撲通撲通跳下水的聲音,後來看到Zhiming 上傳到群組的照片,原來四條好漢全都一絲不.....脫的泡到水裡啦!就真得這樣給他泡下去,好叫我羨慕啊!當男生就是這麼方便!
同上圖地點回望,這地方也就是小鈐旅記放在最上面小吉攀爬岩石的同一個地方,其實不必攀爬啦,走邊緣就有路囉,布條後方進入樹林緣溪行。
同上圖地點回望,水底蛟龍~~四條美男魚,有誰要認養?這水潭不深,還可以站得起來,很安全。照片出自Zhiming
PM3:49 我往前行,不愛玩水的吉祥也跟過來探路,他還發現我站的後方山谷也有布條是往更高處上去,可能是舊路,新路是沿著溪谷上方邊坡,也就是我站的位置右手邊,山路不是很明顯,但有布條要仔細看。
同上圖,看來呈水平狀的溪床到這裡突然被截斷,行程一個有若太極峽谷的深邃峽谷,而斷層突出的岩壁因水的沖刷而形成一個懸在高空的斷崖絕壁水潭,真是鬼斧神工啊!看得我目瞪口呆,沒想到陽明山國家公園的深處竟然隱藏著有若花蓮的神秘谷,台北人何必千里迢迢跑去花蓮太魯閣人擠人,這裡的一小部分就可媲美了,同樣是國家公園,這裡卻以保護生態為由,被封鎖了,可憐的台北市民。
高繞後往下之路,沒有人的比例,看不出這段路的險峻。
PM3:53 從這角度可看出峽谷的混沌初開天成,渾然天成的斷崖絕壁,感覺像是被大斧劈開再琢磨。
PM4:00 同上圖拉繩陡下,這段路還沒到懸崖邊,還不驚險。
PM4:05有多陡呢?看伍姊的架式就知道了。這段滑坡根本就沒[路],而且近乎垂直,要踩在樹根拉著繩子順勢滑下去的,幸好只是一小段而已。
下到溪谷後伍姊坐在溪石上,可能方才肌力太過緊繃,伍姊說膝蓋疼,要休息一會兒就好,體貼的志明脫下自己的護膝讓伍姊穿上,伍姊休息一會兒後,站起來,又像個鐵甲武士般打起精神繼續行走。
PM4:07同上圖瀑布高繞下來的角度因較遠又被樹枝掩蔽,完全看不出瀑布的高深險峻神秘
PM4:19 穿過一處很像隘門的兩側都是巨岩的地方,右側那個巨岩很像是我上次溯溪時看到的那棵被樹根盤抱住的巨石
PM4:23 來到樹抱石前方回望,耶!就是了,確定已經連接上我走過的路,緊繃的心情這時完全鬆懈了,從這裡開始到打石場約只需要一小時而已。
PM4:58 可大家速度很快,從上圖續行到此美麗小瀑,竟然只花了半小時,上次我邊走邊玩,竟然是花了一小時,這瀑布底下及其對面各有一大一小巨石可以學武林高手在此沖水練功,所以我稱這瀑布為[打坐小瀑]。
我先衝往瀑步邊享受一下旁邊濺起的水花清涼一下,再捧一掬水往臉上潑撒,這水超冰涼的,小朋友見狀,則毫不客氣的整個站在瀑布底下練寒冰掌啦!
人不輕狂枉少年啊!
PM5:16 抵達打石場(回照),比我預估的6點多才會到,還提早了一小時,大夥兒聽說[到了], 便在上方進行梳洗之後,到打石場齊聚會合後一起走魚路古道下山。
PM5:34 山路還亮得很,陽明山區的山谷這一帶7~8月要6:30以後才會開始昏暗,擎天崗草原則是7:00以後,因為沒有樹蔭遮日。
魚路古道接近登山口的瀑布,好像是[番坑瀑布]吧?我倒覺得水瀑很向觀音像,見下圖。
回到停車場,結束了今天的大O縱走,感謝JOEY充分發揮他的登山老經驗,讓我見識到他的閱歷豐富,JOEY的好弟兄們則驍勇善戰,顏徒幫助老弱婦孺月過巨岩峽谷,真是交朋友就是要[友直友諒友多聞],說是我召集,其實是大家陪我來爬山,懷著依依不捨的心情,大家互道再見,我是很期待下一次還能和大家一起爬山,可是JOEY被我嚇的兩腳發軟,棄械投降,說要休兵一個月,不戰而逃,嗚~~我有那麼恐怖嗎?我又不想當師太~~為什麼大家都會被我滅絕呢?
下圖是引自"徒步"的航跡圖 粉紫色線條是我們走過的路線,因徒步沒有溯溪,他是下了大尖後山之後取左(北)往冷水大山順爬頂中股山回停車場,就是與上周藍天隊走的路線相同,橫8字形縱走。
2013.07.14 陽明山:上磺溪停車場-冷水大山-大尖後山-頂中股山-八煙步道-水圳路O形 徒步是去年去爬的,山路狀況、標示和我們這次爬得不太一樣。
下圖引自 joey(我的山林印象) 這圖是以我們行進的方向,正好是南北倒錯,我們先往大尖山的左側走了半圈攻上冷水大山之後再沿著溪谷急速上切,登頂大尖後山之後再下切至翠翠谷草原右轉至草原尾端便可找到位於草原盡頭左後方的溪谷源頭了。
要特別注意文中提到的榮潤古道叉路,要帶著指北針走對方向。地圖中[榮潤古道叉]重疊的紅色線條便是我們發現走錯了(往北)又折回來往南的錯誤路線。
特別感謝熱心山友 PETER ZENG 整理了很多很棒的地圖,大家可去他的網站尋寶
下圖紅色線條引用連結至小鈐的地圖,藍色線條是今天一開始走的路線但到了大尖後山之後就中斷了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2014/8/2 7:52大尖後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