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炎山簡介
火炎山標高602公尺,位於三義鄉和苑裡鎮的交界,南臨大安溪。全山因土質鬆散,長久以來經風吹雨沖,陡峭的岩壁逐漸流失,當陽光照射在山峰上,遠望如絢爛的火焰,氣勢萬鈞,由而稱為『火炎山』。火炎山自然保留區位於大安溪北側,以光禿挺拔的景觀著名,山上馬尾松林是國內稀有的特殊林相,由農委會於民國75(1986)年列為自然保留區。
火炎山特色
火炎山自然保留區在地質上屬第四紀的台地堆積,是劇烈造山運動的產物,其岩層主要由厚層礫石組成,間夾薄層砂岩,膠結力弱;由於風化、侵蝕作用不斷,地形切割的支離破碎,加上雨水的沖蝕,切割面往往又極為平整,因此在外形上形成尖銳山峰的組合及深谷裡滿佈軟卵石的景象。如由南向北觀之,則更能顯現其雄偉壯麗的景觀。在南向的山澗有時無水,望似卵石河流。谷口則堆積成礫石沖積扇,成為非常特殊的地貌。尤其在夕陽餘暉的照映下,整座山容通紅,好像火燄在跳動一般,遂有火炎山之稱。 每年三、四月,是東北季風漸漸轉弱的季節,原先在菲律賓過冬的灰面鷲,會乘著溫暖的西南氣流到達火炎山,也因為此氣流的吸引,灰面鷲停留在火炎山上覓食,形成有趣溫馨的畫面。
火炎山自然景觀
火炎山區保留有相當豐富的各種植物群,目前發現有三百七十四種之多,其中分有有本省罕見馬尾松原生林區。同時,山區也提供野生動物良好的棲息場所。火炎山擁有彌足珍貴的天然資源,不但地質景觀獨具一格,而且植物多而出眾,林務局已將這片資源山區列為自然保留區,以維護極具價值的然生態。
上樹文章引自旅遊資訊王
如果你從沒去過三義,更不知道火炎山在哪裡的人這一篇從高速公路就開始走錯路的紀錄可以成為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引為借鏡了.
而我製作部落格的最主要目的是紀錄自己的行腳,家人生活片段,登山紀錄或旅遊紀錄則順便可與大家分享,所以是很沒[品味]的文章,讀者看到不適用的紀錄敬請掠過不看,擷取您所需便是.
而在製作部落格的過程我會多方搜尋資料,無形中對當地的狀況又會更深入了解了.
且聽我娓娓道來吧!
先說為什麼可以去爬[小百岳]呢?老公的心目中只有大百岳,對小百岳在他大學時代養成了偏見與刻板印象,總覺得[郊山]沒什麼,而不屑一顧,後來我拿著圖書館借來的郊山小百岳,並偕同老公爬了幾座離住家近的台北郊山百岳,例如平溪的孝子山,其石猴之造型逼真攀爬之險峻http://blog.xuite.net/go7838/uhj/21637149,及台中的中級山,大雪山森林遊樂區[鳶嘴山的攀岩稜線] 及 [稍來山] 美麗的楓紅,終於讓老公認同[小山]也有迷人可取之處,不在堅決反對了,但也只限於郊山,較遠的還是興趣缺缺.
這次能夠說服老公攀爬[火沿山]主要是[路過],[順路],因為老公的同事贈送了兩張日月潭的住宿卷,因為快到期了,同事抽不出空前去,便轉贈給我們,住宿卷還要負擔每人450元費用,因為日月潭前不久才參加女兒公司辦的自強活動,觀光景點都遊遍了,只剩下幾個小點例如[慈恩塔]和附近的[大山],但老公不想爬要花一整天的高山,於是我說那就火岩山好了,就在高速公路旁邊,由於老公一直猶豫不決,所以我只列印了tony的地圖和說明備用,因為第一天老公只有下午半天的時間,所以我就要[見機行事]了.
因為要避開中山高桃園~新竹的車潮,所以我們從東區出發應該一開始就走中山高會較近,卻改為走北二高,這樣只遠一點點,然後再從新竹100系統轉入中山高,因為北二高會從這裡往西部濱海跑過去繞一大圈,所以從這裡再接回中山高,當我們一路走錯和摸索(詳見照片)到達南火岩山自然生態保護區登山口P3-4橋墩時已經是下午一點多了.
此時停車場的老闆娘剛好走出來,見我們不像是登山客(我穿著細高跟尚未換成球鞋),又聽說是台北來的,便好心力勸我們不要[上去],她說這幾天下雨,山路很不好走,而且[很遠]會走到天黑還回不來,很危險.
被當成觀光客了,我朝停車場後方望去,只見雜草荒蕪,未見登山口,老公是行事小心謹慎之人又一心急著趕往南投,聽說山路難走便急著要離開了,所以我也來不及換鞋走到登山口看個究竟.於是我央求老公說至少開車往前走走看看火炎山的風光也耽擱不少時間吧!
我們過了火炎山隧道後眼見離開火炎山區,就找個寬廣的地方回頭,回到駐車場原先要左轉回尖峰路,但在路口發現是單行道,這下回不去了,便開進前方寫著收購老酒的空地迴轉往南朝三義交流道/銅鑼 台13線的指標走走看。
果然順著匝道彎了一個半圓的大弧後接上了尖豐路,我們折回52k附近迴轉,開始緩速慢行尋找53.9k處的垃圾掩埋場入口,但經過53k的護坡水泥牆後並沒看到53.9k的綠色里程碑,只看到鐵塔和電子跑馬燈的標板,接近時看到大門雖無鐵柵,而且門柱後面是七著迷彩的警衛室,很像軍事基地,可是只有這一處最符合tony53.9k大門的描述,在過去就是54k的伯公坑福德祠登山口了(當時也不知有這一處登山口),[就是這裡了]就不管三七二十一的進去,當下也真希望門後有人可以詢問,卻未見有人出來,
這進門後是略陡的寬敞水泥路,因為在找路看路,兵荒馬亂的也沒看里表也沒看時間,所以在行車約4分鐘後看到左邊有一處空地有綁布條便停車下去查看,可是入口雜草叢生很荒涼與tony的敘述不符,就算是,沒穿雨鞋也不想闖這樣的路,這可能是附近私人闢的停車或迴車處吧?便再往上找找看,八分鐘後(我們的車速在40公里以下20公里以上)看到左側一處更寬闊的空地和很明顯的卵石產業道路,馬路右邊透過樹林隱約可見簡陋的鐵皮房舍,直覺這裡可能是垃圾掩埋場的登山口了吧?看地圖指的方位也很接近,於是從這裡開始起登.
根據TONY的說明從這裡起登單趟只要一小時,所以我們決定走走看,如果走錯了,超過預定二小時來回就回頭.
PM2:00起登,3分鐘後,左邊有指標,老公率先走過去,說跟著指標走就對了,可是上面沒寫火岩山啊!是通到省道啊!可沒有十足把握不敢堅持,免得走錯會讓老公火冒三千丈,他今天大概有吸了火炎山的火氣,挺上火的!後來證明我們確實多繞了一段冤枉路,這一段銜接伯公坑過來的步道應該是先民來往走的路,因為會合後走入相思樹與雜樹交錯的樹林,時而泥路時而卵石路,一路迂迴緩上,林裡潮濕悶不透風,空氣並不清新,更惱人的是超多的蚊子一路相隨,緊迫[叮]人,非常飢渴,老公更是被蚊子氣的七竅都噴出煙來!
後來拿出水果讓老公邊走邊吃才稍降了火氣.
13分鐘後走出樹林和主步道銜接上了,叉路口的大卵石有熱心山友用油漆噴了箭頭,
我們一路被蚊子追趕走的飛快,多花了10分鐘而已吧,我用地圖測距,從垃圾場登山口第一個叉路到我們穿出樹林這個叉路應該只要5分鐘不到.
主步道沿路幾乎都是寬敞的卵石路,一樣迂迴緩上,轉彎或平緩處多為泥路.
2:45經過一個T字形叉路,沿著山脊邊緣有開發出一片很大的休憩區,應該是山社大會師和本地登山社所開發的,舖著白色塑膠布的克難桌子在陽光下發著光,今年的空照衛星地圖應該放大後可以看出這塊地方.左路(西)就是[南火炎山P3-4橋墩]登山口過來的路,樹幹上面有藍天隊釘的標牌到登山口要120分鐘,也就是二個小時,我依據格友們的描述,這通往南火炎山的沿稜山脊線,視野一級棒是最佳觀火炎山地型的路線,沿途會經過[香茅古道]等等..
再對照衛星地圖,如果我依據高度及地形定的位置大致相同的話,可以看出從南火炎山登山口到主峰基石的路途真的相當遙遠.光是目測距離,就和垃圾場起登點的距離相差一倍以上,更何況垃圾場登山口已爬升了一些高度,難度和體力就沒那麼耗啦!
PM2;47 T字形叉路右轉往東北火炎山主峰有指標,幾部路後左急轉彎陡上有繩索,主峰近了.
PM2:50 感覺走在稜線上了,右邊出現一處清幽乾淨的空地休息區.
PM2:51登頂,主峰基石到了.之前在登山口遇到的山友因為沒有誤入歧途,已先行登頂往北揚長而去,我在後面只聽到老公和他們的對話不見人影,時候不早,年輕人飛快下山.
我們在基石留念拍照後,也循著他們走的路線探看一小段,此時起了霧,看不清火炎山的真貌,只覺得基石北方羊腸小徑十分清幽美麗,仙霧飄飄,左側山谷深不可測,走在山徑上如臨深淵,令人提心吊膽,驚心動魄.
陡下了那驚險的鞍部過棧道再陡上為崖到對面山頭之後,發現後方山路起伏很大,而且往後延伸不確定是否一小段就有叉路可下到產業道路或是要循稜繞一大圈才有山路?時間不早,不熟悉路況還是別逞強,而老公看到美景此時心情大好,竟然躍躍欲試.
我們決定回頭,老公走在前面,在鞍部最高處一時大意,踩到一顆鬆動的大石,在懸崖邊整個人滑倒,幸好那一瞬間他抓住一顆小樹,而且滑倒的方向是東向的山谷樹林而不是西向的斷崖峭壁,但那驚險的畫面,讓我一顆心整個跳到胸口,眼前一黑差一點昏倒.看到老公及時攀住小樹沒有跌下山谷,這才泫然欲泣,撫胸稱幸!
所以崩塌點的火炎山的[石頭]都是鬆動的,大家在經過這些危險地點時,除了試踩石頭鬆軟,最好能以蹲姿貼近樹林(東)這一侧前進以防萬一.
PM3:40 下山
PM4:14 回到走錯的第一叉路
PM4:16 回到停車處垃圾場登山口
回程還加上拍照不到一小時.大約只要半小時,的確是距離主峰最近的步道(又稱南鞍古道),但就無法看到最美的南火炎山稜線風光了.
國道風光行旅記錄
↑明明頭上有諾大的標誌100新竹系統的出口還有2公里,
↓老公卻在這裡突然右轉轉入寶山交流道 (原來他記錯路線了).
幸好出寶山交流道沿著內側直走也可以接上國道3號和1號
終於接上國道1號中山高速公路了.
接近苗栗時天氣放晴了!
過新竹100系統後約半小時就接近三義交流道了!
下三義交流道先循指標右轉往三義方向,到T字形路口再左轉省道台13線(尖豐路)
在這個T字形路口左轉省道台13線(尖豐路),沒看到[火炎山]標誌,後來從衛星地圖下載照片才發現那個遊樂區就是火炎山.
至火炎山森林生態教育館則在此右轉
左轉後數百公尺就看到路邊右側有51k省道台13線標誌,心裡踏實多了,慶幸沒走錯.
經過52k省道台13線,之後會經過三義工業區的大門(省道--尖豐路右側),再過去一些會看到大興善寺的指標,有大興善寺的公車站牌,此時就快接近53k了.
經過53k省道台13線,這時就要放慢速度了,老公沒有注意里表的習慣,而且很固執的堅持不看,所以在沒有看到53.9k的情況下,我們過了頭.
其實這裡就是53.9K的 三義垃圾掩埋場登山口,從衛星地圖由上往下的廣角再加上我用Ulead COOL 360度接圖就看的很清楚,但是我們走外側的角度就要過了才看到大門和迷彩警衛室,見下一張圖↓
53.9K的 三義垃圾掩埋場登山口入口的產業道路,門口沒有標示,迷彩屋讓我們誤以為是軍事基地而不敢進入。
經過54k省道台13線,到這裡便知道過了頭,但雙黃線無法迴轉於是我們繼續往下開下去,因為我列印了tony的地圖和說明,55.3k還有一處登山口
經過伯公坑的福德祠,這裡有[上伯公坑]的公車站牌,從福德祠的產業道路進入也有登山口,我參考這一篇[伯公坑料理店]前的廣場可以停車, 不過作者是97年去的,不知道這廣場是否還在?當時我還不知有這個登山口,是回來搜尋資料和觀察衛星地圖看出來的.
快到底了,還有右叉,不取,續行,那標牌豎立在這個叉路口令人有一點錯愕,差一點就在這裡右轉了.
55.3k接近中........
鑽入橋墩底下了,尖峰路在此右轉後便成104縣道往苑裡.看到P2-4橋墩卻看不到P3-4橋墩.
原來P3-4是在P2-4的右後方柱子,在汽車道只看見P2-4和下一個有全國球場的指標柱子,指標指的位置恰好就對著登山口.
接近省道和縣道和交流道和一大堆[道]的叉路口時,沒時間做功課的老公不知道要把方向盤轉到哪個方向,因為我們沒看到P3-4的橋墩和登山口,有時間做功課的我就指揮老公沿著山腳下走就對了,於是我們就在此右轉後停車找路.
這些照片都是事後才作的功課.
現在轉彎時就會看到[駐車場]的地標,這是一處私人收費停車場,計次收費,每次50元而已,沒有限制時間,對登山客而言,有時一爬就是一整天,便宜啦!
轉彎中...當我左顧右盼時看到的景象就是登山口被橋墩擋住了,遠距也看不清有指示牌.
轉過彎往140縣道時回望的景象,這一段路找路中~~應該說是找橋墩中,所以沒有拍照,抓一些衛星地圖的照片和大家分享,讀者也可以自己到地圖上搜尋,因為是[省道],GOOGLE MAP都有即時街景視圖可以看到即時景象,技巧上就是不要把[小人]抓放到高速公路上去了,因為登山口就在高架橋轉彎處底下,要看到小人腳下的羅盤指針尖端指著山腳出現尖豐路時才放開左鍵滑鼠.
當時車在行駛中我並沒有回望到這個登山口.
放一張近距離的衛星照片,火炎山登山口,立有三義火炎山自然保護區告示牌,本文就姑且稱之為火炎山自然保護區登山口或是南火炎山登山口,從這裡起登約20分鐘會先經過南火炎山(又稱伯公岡山)基石.
據說由南火炎山登山口起登可以觀看火炎山的所有精華裸露岩石區.曾衛星地圖觀看正是如此.
我今天則完全是參考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0469) 因為有詳細的文圖說明.
轉彎後全景接圖
我們在這個有寫著[登山]的[駐車場]停車,確定山腳下已經沒有其他橋墩了(火炎山的底部剛好就是溪流,所以方位很好辨認,很明顯),便準備在此停車,找登山口.
此時停車場的老闆娘剛好走出來,見我們不像是登山客(我穿著細高跟尚未換成球鞋),又聽說是台北來的,便好心力勸我們不要[上去],她說這幾天下雨,山路很不好走,而且路很遠會走到天黑還回不來,很危險.
被當成觀光客了,我朝停車場後方望去,只見雜草荒蕪,未見登山口,老公是行事小心謹慎之人又一心急著趕往南投,聽說山路難走便急著要離開了,所以我也來不及換鞋走到登山口看個究竟.於是我央求老公說至少開車往前走走看看火炎山的風光也耽擱不了多少時間吧?
↓在前方走的就是老闆娘,右側馬路邊的停車格據說是他們的土地也是要收費的.前方有台塑加油站。
↓過加油站約4百多公尺便看到火炎山隧道,這隧道是防止[火炎山]崩落的礫石淹沒公路所以隧道就在火炎山正下方,把衛星地圖放到最大可以看的很清楚。
↓我們過了火炎山隧道後眼見離開火炎山區,就找個寬廣的地方回頭,回到駐車場原先要左轉回尖峰路,但在路口發現是單行道,這下回不去了,便開進前方寫著收購老酒的空地迴轉往南朝三義交流道的指標走走看。
↓原先覺得頭上的高架橋是往南下直奔而去,但有遠視眼的我在老遠就看到高架下有個轉彎的彎道便提醒老公車行勿太快,注意看是否有匝道可以回到尖豐路?因為大老遠跑到這裡沒有爬山真是遺憾,至少找到另一處53.9垃圾場登山口吧?
↓果然有彎道可以回頭
↓近看彎道,指標寫著銅鑼和三義但都是省道,不是上高速公路,所以應該沒錯吧?尖豐路就是省道台13線啊!
************************************************************************************
↓果然彎道是單向的,繞一個大彎後下了高架回到省道台13線,高架下來的地方離伯公坑福德祠不遠,我們過福德祠繼續往前跑到來時看到山邊石牆寫著53k處附近迴轉開始再慢速尋找53.9k登山口,這一次慢速仔細尋找,確定應該就是這裡了,因為再過去就是54k.而且這個入口也最符合格友們垃圾掩埋場的敘述.
門口沒有任何標示,迷彩屋此刻無人出來制止,我們在車上往入口張望了一下,確定不必再辦什麼入山證之類的手續後,才放心驅車進入.
衛星地圖不知是哪一年的?門口有宣導登記標牌.
依照tony的說明從三義垃圾掩埋場大門進入, 上行約0.5公里,路左側有土石路,即為南鞍古道入口,由此起登,約1個小時即可登頂.
我們在之前的一個很像是這個的路口停車但沒有看到明顯的[土石路]便又上車續行道此叉路,因為老公不看里表,不確定是不是這裡,我說簡單啊!再開回去大門測里程就知道了啊!但是這一整個下午都顯的很煩躁的老公一直都像個孩子般在使性子鬧情緒不願回頭,甚至說到此就回頭了吧?以夫為天的我怎敢說不好?但也表示以後參加登山隊也是耗日費時,今天剛好順路.
幸好停車的地方路況看來不錯,果然是寬敞的土石路,而且資料上面說從垃圾掩埋場登山口上山只要一小時,那來回頂多兩小時現在是2:00,時間是綽綽有餘啦,因為我倆都不是軟腳蝦.
經過我一番說明之後,還在搖擺不定的老公,老天爺即時顯靈,替他做了決定.這時出現了另一部車,下來兩位年輕人,也是來爬山的,動作敏捷迅速的開始[換裝]準備,愛面子的老公不甘示弱,立刻也整裝完畢上前攀談.原來他們也是外地來爬火炎山的,也不確定這裡是否就是火炎山登山口?
山路看起來很清晰,大喜。
約3數分鐘後出現叉路,我們心想橋墩那個登山口是在左前方馬路邊,那應該取左沿著馬路平行走吧?其實不然。
PM2:03 同上圖轉彎後的角度拍,樹幹上標牌寫的是[出口台13線 藏鏡人筆],續行。
又遇叉路,一方向判斷上圖指標寫的[出口台13線]應該就是指左叉,從這裡左叉出去應該會接上台13線,所以我們取右行了(判斷正確)。
之後山路還是清楚好行的大路。
偶爾山路變小,但還都是清晰明朗之路
山林間不時可看到圓嘟嘟很光滑的礫石,代表這裡是什麼樣的地層。
越往上走礫石越來越多,代表這山路以前應該就是溪流,或是陡坡易被大雨沖刷,雨水走的水路,因為表面的泥土被雨水沖刷之後,火炎山就會露出岩層地表,而火炎山主要地質構造為厚層礫石間夾著薄層砂岩所構成。
穿出樹林銜接從垃圾場過來的主步道,左轉往上走往主峰基石.
PM 2:13 和上圖同一個地方轉身回望錯走多繞一圈的樹林
走入石河,一路上圓滾滾胖嘟嘟的石頭綿延不絕,宛若一條石頭河流令我驚艷,沿途把玩愛不釋手,但終歸還是[放手]只用照片留下回憶與永恆的懷念.
火炎山,小百岳編號035 海拔602公尺,有一 顆三等三角點基石,編號159
在台中頭嵙山的卵石河流驚艷之後,再見火炎山的礫石山層,滾滾山谷卵石流,顆顆圓滾滾肥胖胖,令人驚歎!
背老公踩鬆脫落滾入山谷的石頭
這是大自然經過幾萬或幾億年在河床翻滾雕琢沉落地心層層堆疊 再浮出地面呢?
老公在此薄命演出!誤踩鬆動礫石.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火炎山
************************************************************************************有聽過沙河,但有看過石頭河嗎?
每次走中山高南下北上接近或經過苗栗時都會看到火炎山裸露的險惡地形,如果是黃昏時刻,夕陽將火炎山的地形變成仿若要燃燒起來的火焰,讓讀過西遊記的人對小說中作者吳承恩所描述的[火焰山]有具體的圖像聯想,而不再是自己腦袋中的想像構圖.
拜網路之賜,我們現在也可以看到作家筆下真正的火焰山位在大陸新疆果然有如朵朵火焰,更是令人嘖嘖稱奇!
引述維基百科圖文形容如下:
[火焰山位於中國新疆吐魯番盆地的中北部,是天山東部博格達山坡前山帶短小的褶皺低丘。東西長約100公里,南北寬約9公里,平均高度500米左右。古書稱之為「赤石山」,維吾爾語稱「克孜勒塔格」(意為紅山),山體由紅色砂岩構成,夏季氣候乾熱。]
****************************************************************************************************************
以下圖文引述自http://www.showchina.org/rwzgxl/zglyxbk/00/200807/t199881.htm
火焰山位於吐魯番盆地的中北部。由吐魯番向東去鄯善的路段中,有百多公里蜿蜓起伏的紅色山峰。呈東西走向,南北寬約10公里,海拔500米,最高峰850多米。山體主要由紅色砂岩構成。夏季氣候乾熱,在強烈的陽光照射下,熱氣流不斷上升,紅色砂岩熠熠發光,宛如熊熊烈焰,故名火焰山。這裡是中國最炎熱的區域,夏季氣溫高達47℃,據說山頂氣溫可達80℃。
新疆火焰山
***********************************************************************
看看維基百科對台灣火炎山的敘述:
火炎山,位於台灣苗栗縣三義鄉、苑裡鎮交界,海拔602公尺,為台灣小百岳之一。
火炎山的地質脆弱,其組成是以錦水頁岩、火炎山相、香山相,[1]其中火炎山相與香山相歸屬頭嵙山層,屬於更新世產物,主要地質構造為厚層礫石間夾著薄層砂岩所構成,並且表層已有紅土化現象,與大肚、八卦兩座臺地對比來看,依土壤紅化程度分析得知,火炎山紅土化程度較高,表示生成年代早於此兩座臺地。[2]其南側濱臨大安溪,由於風化與雨水的侵蝕作用,切割成許多尖銳山峰的組合。谷地內則堆滿沖刷下來的礫石,有如礫石河流,往往沖蝕到山麓下縣道140線,因此公路總局築起隧道來防範土石流沖蝕。[2]由於具有崩塌斷崖地理景觀、原生馬尾松林林相 ,1986年6月27日依照文化資產保存法在此設立「苗栗三義火炎山自然保留區」。[3]
火炎山東側為中山高速公路,由台中、豐原往北的車輛經過后里台地後,即可遠遠望見氣勢雄偉且略帶凶惡的火炎山矗立在左前方,為中山高速公路沿途最佳景觀之一。
火炎山上面也有許多電台、電視的轉播站,電台部分,ICRT、中廣、漢聲、警廣均有在此設立轉播站。電視部分,五家無線電視台也有在火炎山架設數位電視轉播站。
上文引自維基百科
**********************************************************************************************
火炎山森林生態教育館招募義工中
https://sites.google.com/site/huoyanshanedu/
[火炎山,台灣小百岳之一,小百岳編號為:035號。其山頂處有顆三等三角點,編號:159號。標高:596公尺。其南火炎山又稱伯公岡山有顆四等的圖根點,標高:251公尺。火炎山的地質屬於更新世頭嵙山層和紅土台堆積層,所以行經國道一號至此,常常看到於大安溪旁有一座崩塌嚴重的紅土裸露的山,那就是火炎山。
火炎山的登山口有兩處,第一處乃是台13線,圾垃掩埋場附近的登山口。第二處乃是大安溪高架橋下的登山口,兩處登山口皆可作環型登山,如第一接第二,第二接第一。第一處登山口可直接攻頂,之後若時間允許也可以往南火炎山前進,不過路途很遠,沿路險象環生。第二處登山口,可直上南火炎山圖根點,但這裏不是最高點,沒景色可觀,此圖根點距離第二登山口約10分鐘。若有趣興,可再往火炎山主峰出發,但路途如上述,既遠又險象。但這條路沿途風景最美,可觀其火炎山獨特地形,建議走這條。]引自http://www.mobile01.com/waypointdetail.php?id=41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