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日期:100.8.8. 地點:風櫃口
上述影片的雷聲完全是現場實況錄影,只有加以剪輯與配樂而已。
音樂來源:雨的印記Kiss the Rain - Yiruma
風櫃嘴登山口涼亭前左下通往萬溪產業道路的石階路況
同上一張的位置,不同角度石階路況,今日(100.8.8.)芒草砍的乾淨,路況清晰。
登山口回望涼亭,倚欄背對鏡頭者所面對的方向即為西方所以那一帶是觀賞夕陽的最佳地點。
涼亭前,下望三叉路口,路口若排列整齊約可停放6部汽車。
登山口起登的路況,一路石階綿延而上。
約1分鐘後穿出幾棵矮樹叢,眼前便豁然開朗,左側是大片壯觀的芒草山坡,右側則是頗有深度的山谷,今日天氣晴朗,可遠眺海岸線和基隆嶼。
離開觀景點再往前續行幾步,不到一分鐘發現左邊有叉路,以前曾經好奇上去過,但沒有PO到旅記,今天決定再替它拍照留下記錄,於是拿出樟腦油在雨鞋裡外猛噴一番,再飛快的快步進入那雜草掩徑的山路。
從涼亭起登點到這叉路口只要2分鐘。
看似荒涼,其實還OK,幾十步約1分鐘就到了。
香對山 基石
這一面的字跡可以清楚看出第三十八號
而這被塗上紅油漆的字只能勉牆看出是?務課,猜想應該是礦務課吧?台灣山區很多基石都有礦務課的字樣,這應該是他們用來測量山區距離用的吧?
換另一個角度欣賞基石,右方以前有一條清晰的路跡,現在則似荒廢,推測那方向應該是通往頂山附近的山峰吧?
基石旁回望來路
至於香對山名稱的由來呢?上網查不到資料,這麼怪的地名(山名)通常有三個主要原因,
1.土名:根據當地地形或產物而命名。
2.口誤:以訛傳訛
3.音譯:原住民發音、日語發音、閩南語音翻成國語。
個人認為有可能是閩南語發音,因為查不到香對名稱的植物或礦物,但這座山頭從涼亭山腳起登至山頭全程只要4~5分鐘而已,約200公尺的距離,所以應該就是風櫃口涼亭後方這座山頭,而風櫃的台語發音是ㄈㄥ ㄍㄨㄟ˙ ,香對的台語發音是ㄏㄩㄥ ㄉㄨㄟ˙ 與ㄈㄥ ㄍㄨㄟ的押韻相同,所以推測可能就是風櫃山被翻譯成香對山吧?
回主步道續行
約2分鐘後 步道右側有一明顯叉路不知通往哪裡?不取,續行主步道。
沿途景色宜人,視野開闊。
步道整潔清幽明朗
山坡芒草如浪隨風波動
路左又出現一條明顯叉路,進入後只有一處空地,沒有基石。
PM12:54回主步道續行,原有薄霧散去,陽光更為強烈,此時身體開始微趕不適,只覺得異常悶熱,便脫掉防曬夾克,只穿著長袖吸汗透氣棉襯衫。
然而隨著陽光增強,開始覺得頭痛欲裂、胸悶、乍冷乍熱、呼吸困難,便趕緊走入前方樹林陰涼處。
在這裡休息到身體好轉,大約過了半小時才又緩步慢行,能走多遠算多遠,已放棄原先想要探訪密徑的計畫,而且這一段山路較為平緩。
緩步續行約20分鐘,又即將進入一片高大的雜林石階略微陡上,路左出現一條明顯叉路,不知是否就是山友吉祥先生所說的通往頂山南峰的秘徑?詳見法蘭克的旅記
續行了7分鐘,前方出現美麗幽深或挺拔 或彎曲造型各異的杉木林。
回身拍攝來時路,只見前方五指山區上空烏雲密布,風雲四起,尖銳的蟬聲乍歇時周圍有一種暴風雨前的寧靜那種詭異氣氛,果然我進入森林坐下不久,便經歷了一場驚天動地的大雷雨。
在這處柳杉林裡遇到一場大雷雨
************************************************
這一天,艷陽高照,我抵達風櫃口恰巧是中午時分,摸到離起登點不遠的香對山基石
回到原路[陽明山東西大縱走]頂山~石梯嶺~擎天崗登山步道,開始一連串的連續陡上石階,
經過一大片的芒草坡,走的滿身大汗,氣喘吁吁,
讓我開始感到身體不適,先是覺得非常悶熱,後來開始頭昏,天旋地轉,眼冒金星,幸好前方便是第一個矮樹林,我進入陰涼處,但已經來不及了,只覺得眼前開始發暗,頭痛想吐(很像暈車或高山症的症狀),我知道快要休克了….那一霎那有一點驚慌,真怕獨自一人在樹林裡暈倒了怎麼辦?幸好以前學過急救,便極力保持鎮靜,不敢胡思亂想,先脫掉長袖棉襯衫,再脫掉雨鞋、襪子,讓血液暢流,呼吸暢通,倚著樹幹休息,並緩緩的深呼吸,果然暈眩的狀況逐漸消失,這才緩緩的坐下來,學生時代體育課老師總會特別叮嚀跑步過後不能立刻坐下,當時年輕隨跑隨坐隨蹲都沒事,就不當一回事,沒想到….
年過50,果然身體已經開始用各種方式在警告我要好好善待他,我在樹林裡坐了很久,思考獨自登山的危險性,想著是否還能獨自去探訪那些冷門郊山?此時又有蜜蜂赤侯在身邊飛繞,不敢再停留下去,此時狀況已好轉,陡坡只剩一小段,便強迫自己放慢腳步徐行。
沒想到一進入頂山之前的柳杉林, 竟然蟬鳴銳利的響起,彷彿預告暴風雨即將屆臨,進入森林前我回身拍攝來路,這裡還是日正當中,但五指山那邊已烏雲密佈,我進入柳杉林再度休息時,原本明亮幽靜的森林突然蟬聲四起聒噪非凡,森林也開始陰暗….
然後…..就是驚天動地的轟天雷,宛如原子彈在頭頂爆裂,讓我的耳殼也感受到
那似乎要穿透耳膜的撕裂性高分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