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橫嶺古道山腰步道終點,三官大帝廟前廣場邊的眺望。

*********************************************************************************************************************


過紗帽山大埔登山口(第二登山口)後,沿陽投公路往北投方向過第一展望涼亭,230公車站牌後,在湖底路與陽投公路叉路沿湖底路指標右轉。

右轉後,紗帽山就在正前方,這個角度看去有點像是尖山。









 



湖底路~~來時路

入口右側山坡邊佈滿大大小小的水管,沿水管前進。


睡午覺時間到了,猴子懶得理我,竟然就像武俠小說裡的小龍女一樣,躺在一根樹枝上,頭朝山坡,屁股對著我,翹起二郎腿(照片放大後看得很清楚),一派悠閒。



回望幽靜空靈的古道




古道樹林間的眺望


廣場前的小廟裡面供奉的是三官大帝廟,這樣的規模有點像是福德祠,請教正在焚燒銀紙的廟祝,他說這廟以前是私人的宗祠翻建的。

 三官大帝的由來 (引自奇摩知識):三官大帝指的是天官、地官和水官。中國上古就有祭天、祭地和祭水的禮儀。

三官大帝廟前廣場的大樹幾步路後,左右都有石階可下,右下往湖底路,左下則是陽投公路第一展望站牌涼亭附近。

探勘完廟前路往回走,在燒金紙的岔路遇廟祝,好奇問路,右路是否通往紗帽山?廟祝說沒看過有人走,應該是沒路吧?我看這路寬敞,而此刻就在紗帽山腰,從任何方向都可看到那頂圓圓的就近在咫尺的紗帽(湖底路看起來像是倒覆的大臉盆),我很好奇古人是否會在古道周圍闢有通往山坡墾殖地區的山徑?
我循著空地明顯的路跡上行,沒看到登山隊的布條,所以此路應無人探勘過。。。


山坡上都是這樣的路和接滿水管,看來這是水源頭,附近居民接管開發出來的路,並不荒涼,登山隊大隊人馬倒是可以來探勘開發新路,我獨自一人不宜獨闖,萬一遇上毒蛇毒峰就麻煩了;原路折回。

回程西下的夕陽將竹林染成翠綠金黃,煞是美極,有年輕父母帶著小孩來此運動,他們就住附近,傍晚就到這條平坦寬敞的古道散步觀察小動物。真是有心有遠見的父母,捨棄麥當勞冷氣帶孩子來此接觸大自然,這是最健康最省錢的消費啊!最難能可貴的是不花一毛錢,大自然還回贈你花錢都買不到的身心健康,所以這是顧老本(身體健康)人人都可以輕鬆擁有的投資喔!



回到陽投公路,循原路往前山公園陽明湖方向,續行經過第二展望台涼亭230公車站牌,右下的水泥路也是紗帽路。
過站牌續行不遠處左邊左邊的石階路就是通往橫嶺古道,健腳者石階陡上2~3分鐘後,出口是三官大帝前的廣場水泥路。

停車上探,初時誤以為是紗帽山第二登山口。
陡上2~3分鐘

接上水泥路,才恍然大悟回到原點【橫嶺古道】,出口右轉往三官大帝廟可續銜接剛才走過的橫嶺古道山腰步道。



出口正前方有陡下石階通往湖底村聚落

這樣胡亂摸索也把附近地理環境弄清楚了,而發現新景點更是開心,在台北縣市共住了二十幾年,竟然從沒走過陽明山的湖底路,今天看到湖底聚落的鄉村景觀,沿路北看大屯山系巍峨峻峭群群聳立,西北向則觀音面容栩栩如生,兩河流域平原如觀音聖袍彩帶,令人嘆為觀止。

後來終於找到紗帽山第二登山口,也順利完成登頂,將照片和紗帽山第一登山口併在一起,方便大家了解基石位置。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紗帽山 

紗帽山登山口自訂名稱:

1.前山公園登山口(第一登山口)

2.陽投公路登山口(第二登山口)

繼上次紗帽山 沒尋到基石,今日想從另一登山口上山,經太子涼亭(基石附近),銜接紗帽山頂;沿著陽投公路在尋找第二登山口時,沒看到路邊的標示,誤打誤撞跑到湖山路找到橫嶺古道,記得旅聯網蕭郎曾介紹這條路線便好奇走進去瞧瞧,發現此古道某些路段其清幽寬敞不下於二子坪步道,只是因為尚未開發而更原始富有野趣,古道環山腰平緩好走,剛開始的路段因陰暗而潮濕易滑,行走要小心,數十公尺後路面漸寬,進入沒多遠即在步道遇見猴群,此路線可能因人煙稀少,沒有【遊客】餵食,所以猴群還很怕生,老遠看到我便閃入左側山坡樹林裡,我放輕放慢腳步,接近後,發現猴群也躲在左側山坡樹枝上好奇的向我窺視,於是我屏住呼吸,舉起相機才沒把他們嚇跑,不過因為距離太遠,那猴子可能是小baby,體型很小,鏡頭拉到最近才看的到他們的身影(沒戴老花眼透過鏡頭視窗看不到猴影),但鏡頭拉到最大拍出來的效果就顯得模糊了。

續行之後,右側景觀極佳,透過樹梢或空曠處,時而可見右側的觀音山和遼闊的平原河流,行約三分之二處,步道兩側有幽篁墾殖地形出現,此時迎面來了一位挑擔的老婦和跟在後面揮舞著手上竹枝把玩的小男孩,我睜大了眼睛,想看清是否墜入了時光隧道, 遇見【古人】啦?

和老婆婆寒暄打招呼才知道她是到前面的【廟裡】去拜拜,

要回到自己的村裡去(此時是下午3點半),問婆婆前方是不是【土地公廟】?拜什麼神?婆婆羞赧的說:【不知道是什麼廟啦,阿大家都拜拜,就跟著去拜拜。】

婆婆挑的擔子很重,我們幾乎是邊走邊交談,我繼續沿著山腰古道前行,沒多久就回到了文明世界,聽到了擴音器傳來高分貝的布袋戲曲聲音,再前行2分鐘就看到有人在燒金紙,煙霧裊裊隨風四下飄散,穿過煙霧就看到前方有老樹寬敞的空地水泥廣場,搭起的棚架空無人影大概廟會已結束,只剩下布袋戲的改良車孤孤單單對著廟神自導自演。

這真是一條超級短得古道,我像前幾步探視,發現過廣場後尚有水泥路,不知是通往紗帽路或是湖底路?但有一條石階路,樹幹上釘有牌子寫著湖底路,往紗帽路(陽投公路第二展望台的方向)的水泥路則寫著【湖山路】。

後來循原路繞回去陽投公路,在第二展望台230站牌涼亭前,看到左側一處登山口,誤以為是紗帽山登山口,停好機車循石階往上走不到5分鐘,才發現又走回這處三官大帝廟。

所以這橫嶺古道確實可以由西北方向的湖底路,北從橫嶺古道口(湖山路一段,近陽明山國家公園)橫、縱切過紗帽山西側山腰,銜接南端的陽投公路通往天母,如此可以省掉湖底村山谷聚落村民彎來彎去繞一大圈的路哩。

從衛星地圖可以清楚看出從紗帽山第一登山口~橫嶺古道其實只有一小段,我是反著走所以繞了一大圈,不過騎機車所耗時間不多,雖然是下午出發,走了很多錯路,直到PM5:00才找到正確的紗帽山登山口,但湖底路產業道路沿途的絕佳視野,火山山谷的特殊地行竟有村落在此,有不同於陽明山前山的繁華文明,截然不同的山村新視野,令人驚艷。

而最後紗帽山來回加上停留拍照只花了一小時,5月份晝已較長,健腳者還來的急在6點天黑前回到平地~~紗帽路(陽投公路)。

詳見google地圖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山客 的頭像
    山客

    山客的部落格

    山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